周周讲第321期:解密网络语言
主题:  周周讲第321期:解密网络语言主讲人:  徐默凡地点:  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时间:  2018-11-16 18:00:00组织单位:   团委

主讲人:徐默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市语文协会理事,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理事,《当代修辞学》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修辞学、语文教学,出版专著《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普及著作《语言:表达与理解》《语文与思维》《汉语语用趣说》《周末读点口才学》《网言网语不求人》等多部。在《当代修辞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对网络语言素有研究,完成教育部项目“网络语言的创新因素及其对日常语言的影响”,出版著作《网言网语不求人》,发表《网络语言无关谐音的文化研究》《网聊语体示情手段研究》等多篇研究论文,并主持《咬文嚼字》杂志“网语漫谈”栏目。

内容简介: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网络表情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传播阵地,而网络传播的特点又使网络表情能够迅速、广泛地为人所接受和使用。1982年9月19日上午11时44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师斯科特·法尔曼在网络论坛上输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表情符号“:-)”,自此,网络表情时代正式开启。在我国,网络表情大致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依次是颜文字、绘文字和图片表情包。网络交际对于表达情感有很强的需求,但网络语言无法表现真实的表情、声音和体态语等。“正是因为网络语言的示情要求和示情手段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所以在网络交际中必须开发出一种特有的‘虚拟实示’的示情方式”,“表情包”即是重要的一种。“表情包”将创作对象的表情、身姿、动作等图像化以后,令使用者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想法,正是契合了“虚拟实示”的特点。本次讲座,嘉宾也将充分结合现实案例作分析讲述,解密网络语言及背后的认知逻辑。

《解密网络语言》还将围绕网络语言的性质、特征、表情包文化和网络语言使用注意事项等问题展开。证明网络语言的性质是新兴的一种功能变体而非社会变体,网络语言在词汇、流行语、表情包等方面的使用特征都是和网络交际的特定功能密切相关的。将对表情包起源、发展、类别、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并揭示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心理。最后,也将对网络语言使用中的一些误区进行解释说明,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网络交际的语言水平。

撰写:董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