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学术论坛在校召开

        4月17日,2016年中国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学术论坛在我校松江校区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全国24所大学、科研机构的近30位校外专家和青年女科技工作者代表围绕“学科交叉、科研合作和女性发展”的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女性科技工作者跨学科领域合作发展成研讨重点。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程东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高瑞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崔平,我校副校长陈革,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许平出席论坛。我校材料学院、人才办、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会。

       陈革代表学校欢迎与会女科技工作者,对中国科协、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对亿万先生mr01官网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他指出,女科技工作者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伟大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我校师生和与会专家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为促进女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搭建了平台,期待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继续勇攀科技高峰,彰显巾帼才华。

(陈革致欢迎辞)

       论坛上,高瑞平和崔平作特邀报告。高瑞平以“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为题,就交叉研究产出的计量分析、存在的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作了报告。她说,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和原创性成果产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未来需进一步加大学科交叉的力度、关注需求导向,关注范式变革、注重战略研究,以实现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崔平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成果转化难点所在、提高转化效率途径等方面作了“加强成果有效转化,提升科技有效供给”的报告,她谈到,科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而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面临人才、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建立创新体系、政产学研立体网络、初创产业园和创新链等有效措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等来自材料、化学、医药、海洋科学等领域的11位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围绕液晶高分子、大分子自组装、储能材料、生物医用及智能材料、分子靶向药物、营养及食品安全、海底科学等问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还安排了讨论环节。期间,与会各领域的女科技工作者们针对学科交叉、科研合作和女性发展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生活和公益活动等方面谈了女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高瑞平作特邀报告)

(崔平作特邀报告)

(论坛讨论)

       我校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单位会员之一,承办本次论坛是学校积极发挥单位会员作用,服务协会发展和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积极体现。程东红代表协会对我校的组织工作表示肯定与感谢,她说,本次论坛为青年女科技工作者间跨学科交叉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平台,作为全国女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组织,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将继续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女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贡献,促进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与发展。

(论坛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