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上海市201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和农业领域科技项目指南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根据国家和上海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科技规划,推进上海生物医药和农业领域科技进步,加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医疗诊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研究专题

  (一)药物和生物技术科技创新

  方向1、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治疗新药的发现和临床前研究

  研究目标:(1)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建立创新药物早期发现与评价相关的生物技术新方法;(2)完成创新候选药物成药性研究,申请或获得化合物专利;(3)完成药效、药代等临床前研究,申报或获得临床批文;(4)建立上市药物的近红外或拉曼光谱图谱模型与数据库,研发相关的车载式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各一台(套)。

  研究内容: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治疗新药研发,(1)开展基于生物芯片的创新药物早期发现、评价新方法研究;(2)对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新化合物或重组蛋白等,开展工艺优化、体内外初步药效学、毒性研究等成药性研究;(3)对已申请或授权化合物专利的化学或生物创新药物候选物,开展药学、药效、药代、安全性评价等研究;(4)对在本市流通的药物,开展固体药品近红外图谱和液体制剂拉曼光谱图谱的建模研究,以及车载式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方向2、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治疗新药的临床与工艺研究

  研究目标:(1)完成相关各期临床试验资料总结,申报下期临床试验研究、新药证书或生产批文;(2)完成药物原料或制剂的工艺研究,完成临床试验或生产批文报批。

  研究内容:(1)针对2008年以来获批的生物制品(15类除外)和2009年以来获批的化学3类以上新药,开展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治疗新药的I、II、III期临床试验研究。(2)针对市场大、增长快的重大产品,开展首仿药物原料和现有品种原料或制剂生产工艺创新研究。

  经费额度:本方向Ⅱ期、Ⅲ期临床每项研究不超过200万元,其余每项研究不超过100万元。

  (二)医疗器械科技创新

  方向1、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1)研究解决一批医疗器械产品涉及的前沿关键技术问题,并争取形成相关的产品;(2)研发1套可用于支架产品设计与性能评估的技术,建立全国领先、符合临床应用要求的支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

  研究内容:(1)依托本市科研院所、医院或第三方机构的优势,开展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前沿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一批紧跟临床医学前沿的医疗器械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或创新产品;(2)依托本市药监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支架产品强度测试等研究,探索建立全国技术领先、符合临床要求的支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方向2、中高端医疗设备与器材工程样品(机)研发

  研究目标:开发一批中高端医疗设备或器材产品,取得食药监部门认可的第三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并争取进入临床试验。

  研究内容:基于前期成果(专利等),通过产学研医联合攻关,开展中高端医疗器械设备或器材产品工程样品(机)的研究。优先支持本市企业与本市相关科研单位已达成书面成果合作转化协议的项目。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60万元。

  方向3、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验证及评价研究

  研究目标:完成一批已取得性能安全检测报告的产品的临床试验,争取完成产品的注册证申报;完成一批已上市产品的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已完成工程样品(机)研发,或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开展以申报产品注册证为目标的临床试验研究。针对已取得注册证的产品,开展临床适应症增加,或扩大临床验证研究,优化产品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80万元。

  (三)临床医学科技创新

  方向1、疾病诊疗技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提出相关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的治疗技术。

  研究内容:(1)针对不孕症,开展改善子宫内膜对胚胎接受性、预防卵子老化与胚胎发育潜能评估,以及胚胎种植后保胎治疗等辅助生殖关键技术的多中心联合研究;(2)针对慢性失眠症,开展病因筛查、分类诊断、最佳临床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的多中心研究;(3)针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开展影像学评估与预测、多种血管内溶栓治疗技术的优化选择研究;(4)针对不同分期及不同病因的股骨头坏死,开展保头治疗的方法学比较研究。

  资助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2、常见疾病的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优化人体呼吸系统等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提升相关疾病临床诊疗的水平与能力。

  研究内容:(1)呼吸系统:重点支持肺癌、肺栓塞、尘矽肺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优化方案研究;(2)消化系统:重点支持急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规范化研究;(3)神经系统:重点支持自闭症、重症肌无力、听觉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规范防治方案研究;(4)免疫系统:重点支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优化集成研究。(5)内分泌系统:重点支持高脂血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研究。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方向1、区县农业科技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1、崇明科技

  研究目标:开发新型育苗苗床体系,建设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工厂化嫁接育苗生产示范基地;建立生态、高效的有机蔬菜生产发展示范模式,蔬菜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研究建立低碳、低成本、低养护、高效益的生态林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建立稻虾鳖等生态种养示范基地,抑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并形成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1)有机蔬菜发展育苗与生产支撑技术;(2)基于低碳模式的生态林业发展支撑技术;(3)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及高效低碳农业关键技术。

  经费额度:本方向研究内容(1)支持额度不超过600万元,其他内容每项研究不超过200万元。

  2、其他区县科技

  研究目标:在不污染本地土壤环境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适生的蓝莓优质品种,建立产业化发展技术体系;培育若干优质粳稻、航天蔬菜新品种,建立新品种育种基地以及推广服务与营销体系;建立规模化盆栽有机蔬菜种植示范技术体系,与现有基础比,产量、效益提高10%以上,用工降低20%以上;建立“宝农34”系列晚粳繁育技术体系和制种技术规程;建立万亩以上高品质成蟹生态养殖基地,每亩池塘的高品质河蟹产出率超过35%;建立鳡鱼商品鱼养殖技术体系,亩产鳡鱼达1000公斤;在指南指定的区县建立若干示范基地。

  研究内容:(1)适合本市的蓝莓品种筛选与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金山区、青浦区);(2)优质高效航育种子种源产业发展技术(闵行区);(3)盆栽蔬菜生态化发展关键技术(奉贤区);(4)“宝农系列”优质晚粳繁育体系及有机栽培技术(宝山区);(5)高品质河蟹池塘生态养成技术(松江区);(6)鳡鱼高产养殖技术(嘉定区)。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方向2、农业新品种培育与种质创新

  研究目标:以绿叶蔬菜、高附加值花卉、食用菌、特色水产为主,培育出若干适应上海地区高效栽培的农业新品种,并在长三角以及其他生态适宜地区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1)种质资源和优良资源创制;(2)新品种选育(引进或自行筛选)与应用示范;(3)种源提纯复壮等规模生产关键技术。

  经费额度:本方向研究内容(1)和(2)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内容(3)每项研究不超过100万元。

  方向3、食品安全科技

  研究目标:建立青菜、黄瓜、西瓜、草莓等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规范及种植过程监管技术体系,并向市有关部门推荐成为行业规范;完成无损快速检测、传感、标识、品质跟踪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督所需的单项共性技术攻关;建立乳品、肉和肉制品等直接入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体系,为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1)农产品安全种植规范及过程监管技术规范;(2)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单项共性技术(集成研究暂不支持);(3)直接入口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

  经费额度:本方向研究内容(1)和(2)中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研究内容(3)每项研究不超过100万元。

  (五)中药现代化专项

  方向1、中药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研究

  研究目标:(1)完成2-3个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申请新药生产批文;完成6-10个中药新药的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研究批文。(2)完成20-25个中药医院制剂批准文号的再注册申请。

  研究内容:(1)选择已获得临床批文的新药,支持开展Ι、Ⅱ、Ⅲ期临床研究;支持开展新药临床前研究,优先资助具有较好成药性研究基础并已完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效学等研究的创新中药研发。(2)重点支持中医专科专病特色院内制剂开展临床再评价研究。

  经费额度:本方向Ⅱ期、Ⅲ期临床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医院制剂研究每品种不超过50万元,其余研究每项研究不超过100万元。

  方向2、中医治疗重大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研究目标:(1)形成国内具有优势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体系;(2)建立肾病中医药诊疗疾病的优化干预方案。

  研究内容:(1)开展中医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及预防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评价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针对肾病综合症、慢性肾衰等疾病,开展在国内同领域具有优势的诊疗技术、方法、方案的评价及优化研究。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200万元。

  方向3、中医优势学科研究

  研究目标:(1)形成可推广的中医骨伤科防治方案和适宜技术;(2)建立中医治疗皮肤科相关疾病疗效评价体系;(3)为临床针刺疗效提供科学依据;(4)建立优化检验、康复、麻醉等医技科的临床诊疗技术方案,形成相关的方法、标准或规范。

  研究内容:(1)针对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开展中药、针灸、手法治疗的临床研究;(2)针对银屑病等难治性皮肤病,开展中医辨证规律及论治方案研究;(3)选择针刺有效病种,研究针刺穴位肥大细胞功能、神经递质等变化与效应靶器官功能改变的关联性及其机制;(4)针对临床诊疗存在的难题,探索建立医学检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开展神经系统、肌肉骨骼、脑瘫等疾病康复学研究(康复器材研制不在此支助范围),以及临床麻醉新技术和新药品的临床应用、围麻醉期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研究。

  经费额度:本方向每项研究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二、研究期限

  2014年9月30日前完成。

  三、申请条件

  1、申请单位必须有较强的研究团队和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的必备条件。申报材料符合年度指南要求,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可行的研究方案。

  2、鼓励产学研用或多中心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

  (1)企业牵头项目应承诺不低于1:1的匹配资金。区县现代农业科技专题项目,示范地所在区政府应予以相应的书面配套经费承诺函。

  (2)专题一(“药物和生物技术科技创新”)方向2与专题五(“中药现代化专项”)方向1中涉及的II期以上临床试验研究,以及专题二(“医疗器械科技创新”)方向2和方向3,须由本市生物医药生产企业牵头申报,I期临床试验研究优先支持企业参与申报的项目。专题五方向1中的研究内容(2)须由本市三甲医院申报,其中:中医医院可推荐院内制剂不超过10个,综合医院不超过2个,由项目申请单位出具推荐函。

  (3)专题三(“临床医学科技创新”)、专题五方向2和方向3必须由本市医院牵头申报,其中:专题三方向1和专题五方向3的研究内容(4)必须由本市三甲医院牵头申报。

  (4)专题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方向3中的研究内容(3)需取得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关于将来应用项目组研发的技术和方法的正式承诺,建议联合其进行申报。

  3、国内外合作项目必须有合作协议或授权协议,涉及许可研究、专利等,申报时需附许可研究批件复印件、有关知识产权批件复印件等。

  四、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上海注册的法人均可以从“上海科技”网站(http://www.stcsm.gov.cn)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2011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3、已申报今年市级财政支持的其它类别科技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4、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5、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2011年9月6日,截止日期为2011年9月27日(节假日、双休日除外)。课题申报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同时需提交在线打印的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3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2011年9月21日至9月27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http://www.stcsm.gov.cn),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所有附件要求上传到网上。

  (4)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五、联系方式

  1、专题联系人

  唐军  50801363、吴杰  23119280

  2、书面资料送达地址和联系人

  上海市钦州路100号(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1号楼109室、110室(邮政编码:200235);

  联系人:奚炜,邬旖旎;

  联系电话:33637937,33637933;

  传真:64519265。

 

         科研处联系人:刘占莲,电话:67792137,E-mail:zxkyc@dhu.edu.cn,地址:松江校区行政楼347-349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六日